欢迎访问bet365资讯端!
学术研究
 

再现中国革命史的辉煌史诗—评44集电视剧《寻路》

来源:中国视协   

再现中国革命史的辉煌史诗—评44集电视剧《寻路》◆陈先义

 

适逢党的十八大以后,作为庆祝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开场大剧,由王朝柱同志创作的44集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电视剧《寻路》与观众见面了。这部为广大观众翘首企盼的革命历史题材巨作,势必成为2013年度的荧屏热点,给疲软和迷惘中的中国影视创作注入强大的思想活力,对中华民族期待的“中国梦”在精神内容层面给予追根溯源的历史解读。

2013年,对今天的中国,注定是一个极不平凡的年份。这不仅是因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走向政治舞台的核心,也不仅是因为极为复杂的国内外环境使我们面临更严峻的考验;更为现实的是,随着毛泽东同志120周年诞辰的到来,以网络为平台、以东西方不同意识形态为主角的攻防战正悄然展开,它暗潮涌动,风急浪高。可以说呈现近年来没有过的剧烈,斗争的核心是坚持或反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领导,坚持和反对毛泽东思想这面精神的旗帜。伴随这场斗争,一场关于道路的选择再次摆在中国共产党和13亿中国人民的面前。正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一部磅礴大气寓意深刻的《寻路》诞生了,它用一代共产党人以鲜血和生命写成的经验,警示和提醒着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我们应该以怎样的自觉和自信,追寻和坚持我们所应该走的道路。可以说,这是一部极其重要的应时之作。

《寻路》这部作品与王朝柱同志此前创作的《长征》、《延安颂》一起,组成了艺术再现中国革命史的浩浩史卷,成为中国共产党及其我们民族百年历史的红色家谱。因此,总结好这部作品的创作经验,不仅对我们重新认识中国革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而且对迷惘中的中国电视剧艺术有着特别重要的启示。细观这部作品,有许多经验值得总结,但我认为,其中最重要的应该有如下几点。

第一,写矛盾。作为以表现重大革命历史为题材的电视剧,《寻路》为我们提供了写矛盾的成功范例。众所周知,矛盾是构成戏剧思想和艺术的核心,有了矛盾,戏才能好看。但是怎么表现矛盾,却能表现作家思想和艺术水准的高下。许多年来,关于革命历史题材创作,不论是表现民族矛盾的对日作战,还是表现针对国民党军队的战争,可以说都是敌我力量的博弈,从来很少有作品把党内的路线斗争作为主线。而《寻路》则不同,它第一次把党内不同路线的交锋和斗争作为贯穿作品的主线,这不仅是艺术上的一次大胆创新,而且标志着一次突破禁区的艺术冒险。过去我们表现党的路线之争,要么浅尝辄止,要么讳莫如深,我们的作家们,也往往视其题材的敏感而少有触及。王朝柱同志则知难而上,第一次把党内斗争作为故事的主线。应该说,《寻路》所表现的矛盾错综复杂,纵横交织,其中既有国共两党的矛盾,又有国民党新军阀之间的争斗;既有党内不同路线的交锋,又有党的领导者与叛徒的斗争,种种矛盾,一波三折,互相交错,起伏跌宕。然而所有这些矛盾,又无不是围绕党内路线斗争这条主线为中心展开的。这正是《寻路》的突出特色。正是在党内路线斗争这条主线下,一代共产党的领袖们对中国革命道路苦苦追寻,成为这部戏最为打动人心的部分,也使《寻路》作为一部重大革命和历史题材作品,有了别样风采。从这个意义上说,《寻路》对编剧本人不仅是一次自我超越,也给中国电视剧树起里程碑意义的新标杆。

当然,任何一个自我超越和突破,必将经历一个思想的蜕变。作为以写路线之争为“戏魂”的思路,编剧王朝柱并非一蹴而就,他曾经历了痛苦的选择和思考。笔者曾见证了他长达半年多不着一字的苦思冥想,那个化蛹为蝶的过程,对他来说确实是痛苦的,当有了写“党内矛盾”,写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袖们因寻路而产生的分歧矛盾这个题旨以后,他便觉得思路豁然洞开,柳暗花明,断然毁掉已经写了十数集的草稿,重打鼓另开张,废寝忘食,一气呵成一部47集的煌煌大作。当最后一行文字伴随他从党史五年的腥风血雨和艰苦卓绝的环境中走出来,作为一个作家,他如释重负,但却大病一场。一个军旅老作家对国家对党对人民的那种高度的使命意识和责任意识,令每个熟悉或不熟悉他的人都不能不肃然起敬。

作为以写党内路线斗争为主线的《寻路》,之所以激荡人心,不仅因为其史料的揭秘意义,而且主要因为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至1932年的这五年,在中国革命的历史上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五年,在92年党的历史上是最为艰苦的五年,五年寻路,不仅决定着中国革命一个时期的发展方向,而且从指导思想上影响了中国共产党的整个历史。由于国民党蒋介石疯狂的屠杀和围剿,由于党在指导思想上的严重错误,几十万共产党人惨遭屠杀,革命几乎被断送在摇篮之中。写好这五年的历史,对今天的中国共产党有着极其重要的警示意义。

作为展示党内矛盾斗争的主要人物毛泽东、周恩来、朱德,以及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等,作品详细而真实地展现了他们在寻找革命道路上出现的严重分歧。最后中国共产党以白区损失百分之百红区损失百分之九十的代价,找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这条伟大真理。在这个奋斗求索的过程中,不论是毛泽东主张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还是占多数派的其他领导人坚持城市为中心的暴动道路,都是在为中国革命寻路。因此,尽管像陈独秀、瞿秋白、李立三那样让革命付出惨重代价的领导者,他们也并非为一己私利,他们同样高举的是信仰的大旗。《寻路》昭示的是一个真理:那就是一个正确的道路选择,来之不易,它的代价是千百万仁人志士的头颅和鲜血,历史如此,今天也同样。这就是《寻路》更深刻的思想意义。

第二,写信仰。《寻路》旗帜鲜明地高举理想信仰的旗帜,以极富诗意的艺术表现把一大批为信仰甘于抛头颅洒热血的共产党人的形象再现于荧屏,作品浓墨重彩地写了二十多位烈士的英勇就义,这些场面气壮山河,激荡人心。也写了一些叛徒因放弃信仰给革命造成的巨大危害。对信仰的坚守和背叛,使《寻路》焕发思想的巨大光彩,也是故事的主线。蔡和森、恽代英、罗亦农、彭湃、郭亮、陈铁军、周文雍等等,这些胸怀报国理想的先驱者,他们一个个先后惨死于敌人的屠刀下。面对敌人的屠刀,他们镇定从容高唱《国际歌》,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的口号,其悲壮场面,撼人心魄。这些场面,无疑会给当今的共产党人以深刻警示和联想。

更让观众震撼的是,这些优秀的共产党领导人的牺牲,无一不是因为内部叛徒的出卖。而这些助纣为虐的叛徒们,他们背叛革命的第一步,又无不是从放弃信仰开始,而他们放弃信仰的第一步,也无一不是从追求女人和腐化堕落的生活方式打开缺口,不论是工人领袖顾顺章,还是官至党的总书记的向仲发都概莫能外。这条历史的规律,一直延续到今天。从放弃生活小节开始到放弃信仰,再由腐化堕落放弃信仰到背叛革命,这已经成为一些共产党人90多年不断重复的魔咒怪圈,历史是如此相像地在今天同样演绎着昨日故事。我们看到,当顾顺章这样一个曾手举驳壳枪冲锋陷阵所向无敌的起义英雄,最后成为蒋介石的鹰犬,又手举驳壳枪追杀自己的战友和领袖,这些真实的画面,拷问和敲打着今天的每个共产党人的心灵,那就是放弃了信仰,我们的队伍还会出现大大小小的顾顺章。《寻路》写这样一些十恶不赦的叛徒,把他们从革命到反革命的演变演绎得如此清晰,我想绝非是仅仅为了追求好看,它意在给今天的共产党人,也给每一个中国人树起一面警示之钟。那就是不论一个党、一个民族,丢掉信仰不仅意味失败,还意味着要亡党亡国。

第三,揭秘性。在追求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实现完美结合的道路上,《寻路》走出了自己至为坚实的一步。对中国革命的历史,特别是对大革命和井冈山斗争的历史,过去的文艺作品从不同侧面都有表现,但也毋庸置疑,以往这些作品或多或少地都有历史教科书的局限,而在《寻路》里,大量具有揭秘性的情节和故事,第一次以鲜活生动的画面展现在荧屏。我们恐怕不会想到,就在“四·一二”大屠杀发生的当天,党的领导人周恩来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大义凛然地去面见蒋介石,当面痛斥蒋介石的滔天罪恶。我们恐怕也不会想到,当毛泽东在前委选举中意外落选,连军委前委会议也无人主持时,是陈毅自告奋勇当了前委主席。当革命发生挫折,重病的毛泽东被用担架冒雨抬到了会场。我们更不会想到,当毛泽东被撤职后,是在闽西的那个山村里,他系统读完了共产国际因看好陈炯明而赠送的一大批马克思列宁的中文版著作。这或许正是毛泽东马列理论的源头和基础。我们不会想到,当毛泽东一次又一次被撤消职务后,却置个人荣辱于不顾,依然无比坚定地高喊:真理有时在少数人手里,错误的决定和路线,违背了中国革命的实际,即使来自中央,我也无法执行……这些鲜为人知的画面,当第一次生动地展示在我们面前时,我们不能不对一代共产党的领袖们表示由衷的敬仰。它揭示了寻路之难。有人说,王朝柱的成功,是因为他以其天才和勤奋,占有了大量珍贵的史料,因其史料的揭秘性,必然能引起轰动的效果。对此,我不尽赞同。史料是一种公共资源,但怎么去驾驭和表现史料,表现的是一个作家思想的睿智和水准的高下。《寻路》的成功,不仅在于作者有删繁就简的天才,而且他善于从浩繁史料中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用艺术手段给予完美呈现。这不仅要编剧具有非凡的艺术架构能力,更主要的是,作者要有马克思主义文艺家的宽广胸怀和理论功底,要有对党史军史的清晰认知,要有高屋建瓴的驾驭能力,要有对党对人民发自内心的热爱。作品中有许多至为精彩的细节和对话,我相信,历史教科书也好,史料回忆也好,都不可能为作者提供如此精细的描述。它出自于作者在历史真实基础上的创作。而这些创作,依据的是作者对人物和历史融汇贯通的把握和理解。所以,当《寻路》播出以后,剧中人物的亲属、身边人员及其历史学家们,才会发出这样的赞叹:它不是历史,胜似历史。

第四,大胆创新。《寻路》受到青睐,还因为大胆创新、启用新人,给电视剧艺术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成功经验。剧组以大局意识和国家胸怀启用一批平均年龄不满30岁的演员,这给明星大腕垄断市场的格局以很大冲击。《寻路》在推出一部好戏的同时,也打造了一支富有潜力的青年队伍,对电视剧创作具有示范和引领的意义,《寻路》表现的是共产党先驱们的道路探索,同时也在为中国文艺走出误区探索新路。

我认为,作为一部具有史诗品格的鸿篇巨制,《寻路》绝不仅仅是还原历史和再现历史,更为重要的,它在通过对历史的回望,给今天的中国共产党及其人民以重要的启示,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道路的选择,决定着革命的成败。总结中国共产党90余年的历史,就是一条不断寻路的历史。在探索中发展前进,是党90多年的基本经验。《寻路》这部戏追根朔源,鉴往知今,它以腥风血雨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为开端。中国共产党人用30万党员的生命,认识了“枪杆子里边出政权”的伟大真理。但是,有了武装以后,是照搬共产国际的城市中心理论,还是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党依然在继续探寻和摸索,“党指挥枪的原则”“农村包围城市”的真理,无不又是以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此后数十年的革命战争,同样也是一部寻路的历史。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党依然在寻路。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一条崭新的发展之路,这条路概括起来就是利用世界一切先进科学及管理技术,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今天,世界都在关注中国,研究中国,“中国模式”和“中国道路”已成为这个世界的最新流行语。然而,也无用回避,不论是西方还是国内,同样有一种逆流在涌动,其目的就是把中国引向完全西化的歪路、邪路。两种道路的较量在国内外政治舞台几乎一天也没有停止过。

对此,中国共产党的新一代领导集体保持了清醒的头脑,习近平同志就任总书记以来,对道路问题反复阐释。就任之初,他代表新一代领导集体庄重宣言,强调要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在访俄时的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演讲时,他又说:鞋子合不合脚,穿着才知道,一个国家的发展道路,只有这个国家的人民才知道。这个道路,用一句老百姓通俗易懂的话就是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可以说,《寻路》的推出,从艺术的角度为伟大的中国梦提供了富有内涵的思想注脚。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承继老一辈用几代人的努力打造的治国理政经验,按照中国自身的规律,走一条符合中国特色的新路,将是我们民族和人民的必然选择。

作为一部应时之作,《寻路》旗帜鲜明地讴歌了一代先贤们的奋斗牺牲,讴歌了他们在带领中国人民翻身图强的历程中所经历的苦难和所具有的高风亮节,这对于为丧失信仰而陷于全民焦虑的当今社会来说,无疑起到了清醒和振奋的作用。它以感动人心的故事和画面告诉我们,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不仅要有物质的富足,更要有标志民族独立和自强的信仰和精神。 

《寻路》还用成功的经验说明,“内容为王”是电视剧艺术颠扑不破的真理。我们有些制作单位,甚至有些领导机关,动辄拿收视率说事,先入为主地认为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没人愿写,写了没人愿拍,拍了没人愿买,买了没人愿播,纯粹是向“唯市场马首是瞻”、向金钱拜物教屈膝投降。有没有收视率,关键看你有没有提供高质量的优秀作品,何况以收视率为标准完全不利于张扬国家主流声音。实践证明,靠砸大钱、用大牌,永远砸不出一流作品,要创作高质量的有品位的体现民族精神具有民族气魄的一流作品,还要在一剧之本上下足够的工夫。这就是《寻路》给当下中国电视剧创作的现实思考。

来源:《当代电视》杂志社
作者:陈先义
责编:何岿然

送欢乐下基层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走进福建
  • 中国文联、中国视协“送欢乐下基层”慰问演出在保定举办
中科院与央视共同打造 《机智过人》第二季暑期播出
由中国科学院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共同打造、以“中国智慧,机智过人&..
电视剧《陪读妈妈》深耕现实题材 展现陪读全貌
近日,海外陪读大剧《陪读妈妈》正在浙江卫视热播,作为暑期档现实主义题..
《朗读者2》延续好口碑 公益文化节目频频创新
目前,《朗读者》第二季正在央视热播,节目延续了第一季的综艺“清..
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下载:第九届新农村电视艺术节..
黑龙江视协开展“到人民中去”为人民放歌志愿服务日活动
2017年5月23日,黑龙江省电视艺术家协会纪念延安文艺座谈会七十五周年暨..
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
附:第五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征集作品通知附:亚洲微电影艺术节参评登记表